市科技传播专家赶赴现场“急诊”小南沟桑葚树
2021-06-06 08:39:20作者:来源:点击:
近年来,葫芦岛市南票区虹螺岘镇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桑葚产业,桑葚树种植面积达200多公顷,桑葚树数量超过4万株,成树面积达130多公顷,桑葚年产量50万公斤,年产值550万元。引了大批游人,每年来小南沟的游客达30万人次,旅游消费收入达200多万元。但去年以来,一些果农个别桑葚树发生了菌核病(白果病),让果农烦恼不已。菌核病(白果病)是果桑的主要病害,其病原孢子随气流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桑果颗粒无收。

"在开花期间,若雨水多,土壤湿润,气温高则有利于土壤中的病菌萌发,进而促使菌核病爆发。偏施氮肥会导致树体虚旺,细胞不紧密,树体营养不足,抗病性差。同时也会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性降低,为病原菌的繁殖提供条件。果桑不仅开花期感染菌核,在整个结果期都可感染,只是以开花前后感染最多,青果期感染相对较少,成熟果桑不感染。可见幼嫩组织最易感病。"6月4日,应虹螺岘镇邀请,带着新印刷的防治宣传单,葫芦岛市老科协果树专家、葫芦岛市科协科技传播专家冯士海一行专程来到该镇分析病情,向桑葚种植户讲述菌核病(白果病)发生规律、发病因素。
在防治方法上,根据当地实际,老专家提出了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双管齐下防治法,物理法一是对发病严重的桑园,在果期结束后对桑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深耕可使得部分病原菌被深埋土中,不利于其萌发。二是若遇春季雨水多,在桑树开花前用农用薄膜覆盖地面,可有效隔离病原分生孢子,使之无法侵染花器。并告诉果农来年一定要在桑芽萌动时、开花前利用“靓果安+沃丰素+大蒜油喷雾”等喷雾法做好提早预案。透彻的分析和解决办法受到桑葚种植户的称赞。(葫芦岛市科协 金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