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伟:专注果业不言悔
2017-07-28 11:27:38作者:来源:葫芦岛日报点击:
从事果业工作31年,市果蚕管理总站站长,国家二级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赵旭伟踏遍滨城每一个果园。31年来,他潜心钻研业务,以精湛的果业技术促使果业发展,果农增收。“我们的工作在基层,要想让果农信服还必须有过硬的本领。”8月14日,记者在绥中县前所镇果树农场见到赵旭伟时,他边现场查看边与记者重复着与同事们讲得最多的这几句话。
赵旭伟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深入农村,培训指导果农、大户、专业合作社社员等从业人员,亲自撰写编辑了多本包括苹果、梨、桃、葡萄等树种的涉及栽培、植保、高接以及标准化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手册,并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每年他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基层、在果园。在推行科技入户、培养职业果农中赵旭伟发挥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作用,使得大量的新品种、新技术在我市安家落户,并在广大果农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参加工作31年来,赵旭伟组织指导培训县、乡、村从业人员多达9.8万人次,创经济效益10.5亿元以上,新增社会效益12.5亿元以上。
采访过程中,许多果农对赵旭伟都非常熟悉也非常信服,果农纷纷表示,赵旭伟给他们送技术、送新品种,为他们增产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市,果业是农村的主导产业,在农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山区农民的收入大多来自果业。为此,赵旭伟把大力开展果树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我市果业的发展现状,赵旭伟认真分析思考,潜心钻研,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学习现代果业管理技术。他白天到果园指导,晚上把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积累分析,作为他指导果业生产的重要资料。他撰写的《葫芦岛果树适宜区域划分与现代果园管理规范》,为葫芦岛果业发展定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1年来,赵旭伟出色地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开发与技术推广课题项目。共取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17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35项。其中,《苹果园革新改造技术集成与推广》、《苹果新品种选育及无公害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他撰写的科技论文和归纳总结的生产实践经验,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上以及较高级别的研讨会上和报纸杂志上发表40余篇。
“科技的迅速发展,光靠吃老本是不行的,故步自封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必须取长补短,赶上先进地区才行。“赵旭伟对记者说。
在赵旭伟身上,始终有一种时不我待的赶超精神。针对全市水果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他每年都组织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社员等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并组织讨论,结合生产实际,大胆提出对苹果园实施“革新改造技术”,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老百姓尝到了科技进步的甜头。目前该项“革新改造技术”升级拓展工程已在全市进行推广。
2010年,赵旭伟从河北农业大学引进了“梨树密植省力化栽培模式与技术”,这项技术通过更多地采取机械化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让农民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实惠。经他引进的苹果、梨等新品种20多个,如烟富8号、10号、岳冠、岳阳红等苹果新品种,早金酥、雪青、玉露香等梨新品种,早已在我市生根开花结果,给广大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赵旭伟参加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广大果农、同行专家、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认可,各级政府和部门多次给予他很高的荣誉和奖励,曾被评为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专家、“十一五”果蚕战线先进个人、第七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目前,面对全市果业发展的现状,赵旭伟又大胆地提出了对果业实施“六增六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想法。“立足本职,为把我市打造成东北果业强市,我将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专注果业31载,赵旭伟干劲仍然不减当年。(马东飞)